2022级幼儿保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2-08-31 14:37
二维码

2022级幼儿保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1.专业名称:幼儿保育专业

2.专业代码:770101

3.培养模式:技能高考

二、入学要求

应届(往届)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技能高考班学制2.5年(在校学习 2.50.5认知实习和跟岗实习)

职业面向

专业类别

对应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教育类

幼师

普通话2甲

早教

婴儿洗澡

婴儿照护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成为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组织管理和教学能力,并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从事幼儿园教育、保育等工作的新型幼儿教育教师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并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学生。

(二)培养规格

1. 职业素养

1.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学前教育机构规章制度。

1.2.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关爱学前儿童,诚实守信,责任心强,耐心细致做事认真。

1.3.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身体健康,乐观开朗。

1.4.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善于沟通与协作。

1.5.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2文化素养



2.1.具有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能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

2.2.具有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基本技能,以及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2.3.具有英语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技能,以及职场英语的基本应用能力。

2.4.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基本能力。

2.5.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

2.6.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对艺术的理解与分析评判的能力。

3职业能力




3.1.掌握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理解幼儿保育工作的意义,具有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做好保育工作的能力。能运用疾病预防、安全防护与救助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保护学前儿童健康发展。

3.2.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基础知识,了解幼儿发展各阶段的特点,知道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和特点。能初步观察与解释幼儿行为所表达的心理需求;信任幼儿,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

3.3.了解幼儿园学习与发展的基本知识,以及幼儿教育目标、策略的基本方法;具备幼儿园教育活动与游戏的组织实施能力。能与幼儿友好相处、交往、互动与合作,能调动家庭和社会的幼儿教育要素。

3.4.掌握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能够运用多种方式公平、全面的评价幼儿;及时发现和赏识幼儿的进步,注重激发和保护幼儿的积极性、自信心。

3.5.具备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组织与管理能力。能将教育合理渗透到幼儿生活各个环节中;能够科学照料幼儿生活,做好常规管理工作;能够及时处理幼儿常见疾病与突发事故。

3.6.了解幼儿园班级工作内容及特点;掌握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基本技能。

3.7.了解幼儿文学特征和功能,掌握儿童文学的常载体,初步了解文学作品的特点、作用;具有幼儿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欣赏与评价能力。

3.8.掌握一定的乐理、视唱、音乐欣赏等基本知识,发展音乐听觉与记忆,能够结合键盘、声乐等技能训练理解并正确运用。

3.9.掌握我国基本舞蹈基本知识的技能,具备辅导幼儿形体训练,指导幼儿舞蹈排练的能力。

3.10.掌握歌曲演唱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够指导幼儿学唱和表演,排练合唱的能力。

3.11.掌握键盘乐器演奏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够正确演奏不同风格、内容的简单器乐作品,具有为幼儿歌曲配简单伴奏的能力。

3.12.掌握绘画、图案、简笔画及手工制作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够指导幼儿学习绘画;能够恰当、熟练运用简笔画;能够选择适宜材料、运用正确的技法开展手工制作。

3.13.掌握幼儿语言特点和教师语言技能,能用普通话准确、清晰、亲切的进行口语表达。

3.14.初步掌握0~3 岁婴幼儿保育的有关知识,掌握婴幼儿教养活动的方法与基本技能,能初步运用婴幼儿教养知识开展并指导家长进行早期教育。

六、课程设置及结构

(一)课程设置

1公共基础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学时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本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34

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本课程基于社会发展对中职学生心理素质、职业生涯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心理和谐、职业成才的培养目标,阐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处理生活、学习、成长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培育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心理特点进行职业生涯指导,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36

3

哲学与人生

本课程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讲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及其对人生成长的意义;阐述社会生活及个人成长中进行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意义;引导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成长奠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础。

36

4

职业道德与法治

本课程着眼于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基本要求,了解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增强职业道德和法治意识,养成爱岗敬业、依法办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30

5

语文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242

6

数学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选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数形结合、逻辑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242

7

英语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174

8

信息技术

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相关课程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基础技能训练和综合应用实践,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职业能力。课程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信息社会等概念,了解信息技术设备与系统操作、程序设计、网络应用、图文编辑、数据处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信息安全防护和人工智能应用等相关知识,认识信息技术对当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理解信息社会特征,遵循信息社会规范,掌握信息技术在生产、生活和学习情境中的相关应用技能,具备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和所学专业知识解决职业岗位情境中具体业务问题的信息化职业能力;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能力,不断强化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为适应职业岗位需求和个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104

9

体育与健康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174

10

历史

本课程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优秀文化传统;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

70

11

安全教育

培养学生做合格、守法的公民;教导学生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和他人;学习更多的安全防范知识,学会自我救助。

87

12

劳动教育

开展劳动课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及个人品格,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及感恩意识,学生在遵守作息时间、个人自律、工作责任心、团队协作等基本职业素养方面,都能得到一定的提升。此外,开展劳动课还有利于生态校园的建设,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形成师生共同关注和爱护校园环境的良好氛围。

87

2.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核心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

掌握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生长发育规律及健康评价;掌握学前儿童所需背养的相关知识,并了解托幼机构的膳食管理; 熟悉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及心理卫生问题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急救措施及教育对策;了解教育环境创设及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熟悉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提高幼儿卫生保健实操能力。

34

2

学前儿童心理学

掌握学前儿童认知、情绪和情感、社会化、个性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发展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发展的特征;了解儿童发展差异形成的原因, 初步学握了解幼儿心理的主要方法;知道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和特点;学会观察与解释幼儿的行为,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心理现象和问题,解决一般的幼儿心理问题。

36

3

   学前教育基础知识

掌握学前教育基础知识和幼儿教育的一般原理,了解幼儿体育、 智育、思政、美育的内容,幼儿园教学、游戏、日常生活、幼小衔接等知识。能根据学前教育发展对幼儿园教师的实际需要,学会从事幼教工作所需的教育教学技能,会正确运用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解释、解决常见幼儿教育问题。

36

4

幼儿园教育活动与实践

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其任务是立足于运用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将课程理论与教学设计相结合,侧重幼儿园活动实践的指导,以活动设计思想为主线,运用丰富的教改实践,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训练方式,促进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形成。

30

5

乐理

本课程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主要学习音名、唱名、音阶、调号、调式、音程、和弦等基础知识,学习儿童歌曲的分析常识;五线谱的视唱教学采用首调唱名法,了解固定唱名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听辨能力、听记能力和独立视唱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表现音乐作品的能力和。

本课程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能分析处理一般声乐作品,有一定的范唱能力

52

6

声乐

本课程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能分析处理一般声乐作品,有一定的范唱能力

140

7

钢琴

使学生掌握钢琴弹奏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幼儿音乐教育所必需的弹奏技巧和表现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乐感、自学能力。

296

8

美术

掌握图案、色彩、平面设计知识;能用基本绘画技能及简笔画法,临摹、创作幼儿园活动需要的美术作品和教学简笔画; 能够初步指导幼儿绘画的创作。

296

9

舞蹈

掌握舞蹈的基本功,实现幼儿舞蹈创编,组织幼儿舞蹈的教学的能力,教学中,基本概念和内容按“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要求,有关具体的舞蹈的技能技巧,按“掌握、会、了解”三个层次要求。

296

10

案例分析

本课程是湖北省普通高校招收中职毕业生的技能高考的考试科目,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66

11

手工

手工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教学中通过介绍各种材料特性及美感,使学生能发现材料,会利用材料。制作内容与幼儿园教学结合(如自然角、游戏区、校园的综合设计)。强调设计意识的培养。加强空间立体造型的训练通过立体手工系列——单体、组合体、综合设计达成)。

174

12

幼儿口语

本课程掌握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声母、韵母、声调、音节及语流中轻声、儿化、变调等的发音,培养学生的普通话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以适应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实际需要,要求达二级甲等。

36

(二)课程结构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教学活动时间安排表

    每个学年共计40 周,其中教学时间为16或18 周,寒暑假计12 周。

教学活动时间安排表技能高考)(单位:周

学期

军训

社会实

课堂教学

跟岗实习

实习

考试

机动

总计

1


18



1


20



18



1

1

20



18



1

1

20


4

14



1

1

20



10

8


1

1

20



18



1

1

20

总计

1

4

93

8

0

6

5

120

(二)教学进程表

教学进程表(技能高考)

课程分类

序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各学期周数、周学时分配

16

16

16

16

16

16

公共基础课程

1

语文(早读经典)

312

2

2

4

4

4

4

2

数学

312

2

2

4

4

4

4

3

英语

192

2

2

2

2

2

2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6

2






5

心理健康

36


2





6

哲学与人生

36



2




7

职业道德与法治

42




3



8

体育与健康

192

2

2

2

2

2

2

9

信息技术

108

4

2





10

历史

72

2

2





11

劳动教育

96

1

1

1

1

1

1

12

安全教育

96

1

1

1

1

1

1

小计

1404

18

16

16

17

14

14

专业核心课程


幼儿卫生学

36

2







幼儿心理学

36


2






幼儿教育学

36



2





幼儿园活动设计

42




3




乐理

36

2

1






声乐

156


2

2

2

2

2


琴法

330

2

3

4

4

4

4


舞蹈

366

4

3

4

4

4

4


美术

330

2

3

4

4

4

4

小计

1368

12

14

16

17

14

14

专 业 (技能)

方向课程


学前专业理论

知识综合

108





4

4


幼儿园教育

案例分析

108





4

4

小计

216





8

8

其他

27

军训

30

1周






28

认知实习

120




4



29

跟岗实习

240





8周



30

顶岗实习








3378








(三)独立设置的实践性教学安排表

类别

项目

内容与要求

学期

周数

备注

教学实(见)习

职业体验

初步感受幼儿园保教工作

流程,对本专业有初步认识

1


课堂观摩

观摩教师和保育员工作,

进一步提升学生专业思想与职业素养

1


幼儿园见习

走进幼儿园班级,分配具

体的实习指导教师,跟班学习

2


教学实习

校专业课教师与幼儿园骨干教师双导师指导,按《幼儿园实习指导》要求完成

教学实习

8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幼儿保育专业通过“内培外引,校企互聘”方式,建立一支“能说会做, 专兼互补”的专业实战教学团队。充分利用专业教师的现有优势,组建一支由专业带头人牵头,骨干教师主持,专业教师参与的科研与社会服务团队。根据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及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整体素质上一个新台阶,造就一批在本行业、本地区有影响的教育大师。本专业现有12 名专职教师,高级教师1 名,中级教师2 名,学历达标率100%,双师型教师3名,师生比 1:22,校外兼职教师4 名。

附表一:专职教师基本情况

序号

姓名

年龄

学历

校内职称

任教科目

职业资格证

是否双师型教师

1

杨文玲

37

本科

级教师

专业技能教师

中级教师资格

2

孔婕

33

本科

级教师

专业理论课教师

国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

3

田甜

32

本科


专业技能教师

高中教师资格

4

屈钰泠

22

本科


专业技能教师


5

樊倩

25

本科


专业技能教师


6

万姣

28


专业技能教师

高中教师资格

7

郑丹

27

本科


专业技能教师

小学音乐教育资格证

8

韩秋霞

25

本科

级教师

专业技能教师

小学教师资格证

9

赵敬雯

24

本科


专业技能教师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

10

王兰亚

23

本科


专业技能教师

高中美术教师资格证

11

邹浪

23

本科


专业理论课教师

幼师资格证

附表三:校外兼职教师基本情况

序号

姓名

性别

工作单位

职称(职务)

教学岗位

备注

1

李莎

香格里拉幼儿园

园长

教学指导


2

董琳琳

六一城中金谷幼儿园

高级园长

执行园长


3

曹青青

六一阳光幼儿园

高级园长

执行园长


4

吴俊芳

东郡幼儿园

高级园长

教学园长


1.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将引领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主持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修订与审定与实施,负责本专业及专业教学改革和实践技能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专业配置2 名专业带头人,其基本要求如下:①具有较高的专业学术水平,中高以上职称,熟悉学前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职业发展动态,准确把握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方向;②具有较高的职业教育教学规律认识水平,熟悉课程开发流程与开发方法,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③具有较强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和科研能力,能够根据职业发展的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④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带领专业教学团队进行教育教学改革;⑤具备指导骨干及青年教师的能力。

2.骨干教师培养

骨干教师每两年应有少两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应有良好的师德,关注学生的发展,熟悉教学规律、终身学习能力和教学改革意识,能持续吸收行业和教育界的新知;对本行业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有下企业实践或调研及其它在企业工作的经历,专业建议配置6 名骨干教师,骨干教师的基本要求如下:①具有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课程教学、训练幼儿听、说、读、写能力、幼儿游戏指导、幼儿心理辅导、辅导幼儿歌曲演唱、辅导幼儿舞蹈、辅导幼儿绘画、辅导幼儿手工、指导幼儿进行体育锻炼、个人卫生与健康工作、等其中一项专业特长。②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为人师表、教书育人。③具有课程整体设计能力或任务引领教学方法应用能力。④具有驾驭课堂的能力,能够有效的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⑤具有 1 年以上的实践工作经历,具有能迅速了解最新动态的能力,能够正确处理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3.“双师型”队伍建设

强化教师专业实践操作技能培训,使专业教师都具有专业技能资格证书,教学带头人具有技师证书,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25%以上。

4.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兼职教师要求经验丰富,来源与数量稳定。要求具有高级职称资格、本科或以上学历,担任幼儿园技术骨干或重要职位,精通学前教育与管理,本专业需聘有校外兼职教师4 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兼职教师的要求如下:①在本专业相关企业一线从事技术工作 5 年以上。②经过职业教育培训,能承担起本专业实践教学任务。③专业师资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专业课教师、公共课教师、兼职教师组成。

(二)教学设施。

根据学前教育行业人才需求和职业教育特点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

1.校内实训基地

实训室

序号

设备名称

品牌

规格型号

功能要求

尺寸

单位

数量

美术室

1

画架

梵高

绘画专用

80×48

厘米

50

2

画板

梵高

绘画专用

4

50

3

写生灯

丹科商贸

绘画写生专用

75-155

厘米

2

4

石膏组合

左绘

绘画写生专用



2

5

置物架

亲炫

摆放物品

100×40×155

厘米

2

6

写生台

绘岳

绘画写生专用

60×60×60

厘米

2

8

椅子


绘画坐椅

24×34×45

厘米

50

手工室

1

桌子

品尚

手工绘画专用

200×120×80

厘米

6

2

椅子


绘画坐椅

24×34×45

厘米

50

3

桌垫


手工专业

200×120

厘米

4

4

置物架

亲炫

摆放物品

100×40×155

厘米

2

5

展示架


摆放成品

75×145

厘米

2

钢琴室

1

教学钢琴

珠江\长江

118—125

立式钢琴(含琴凳)


2

2

学生电钢琴

卡西欧

EP-S120

88键重锤(含琴凳)


100

舞蹈室

1

镜子




根据实训室大小


100

2

把杆




根据实训室大小


100

3

垫子





5

4

音响





1

综合保育

1

奶粉


450c

掌握奶粉冲配方法和奶瓶


3

2

奶瓶



的使用方法


10

3

保温瓶


1000c



5

4

衣服、包被



服装的穿脱及婴儿包裹技能


2

5

洗脸盆


盆深8cm容量500ml



10

6

洗澡盆


880*520*220cm



10

7

仿制婴儿


sj-y4



10

8

基础医药箱


金隆兴R8032

婴幼儿急救


5

9

护理床


长2米宽1米


长2米,宽1米

3

20

量杯


200ml



10

10

婴幼儿被子


1.2*1.2

掌握正确的午睡及起床叠被方法

1.2*1.2

10

11

毛巾


30*20cm



10

12

幼儿组合床具


高130cm. 长1.5米宽1.2米



3

13

幼儿玩教具



俄罗斯方块积木一盒


10

2.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是学前教育专业“一专多能、校园一体、分层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中最重要的一环。外实训基地有4六一城中金谷幼儿园、六一阳光幼儿园、东郡幼儿园、香格里拉幼儿园这些校外实训基地为我校学前教育学生提供职业体验、课堂观摩、幼儿园见习、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之需,解决校内实训基地不能解决的难题。

除了校内外实训基地外,学生教室一体机等网络信息化设施能保障本专业学生学习之需。

(三)教学资源。

建设数字化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推进专业教学信息化,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初步构建基于校园网络的教学、管理、学习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自主型学习,形成开放、高效的新型学习模式。

(四)教学方法。

学前教育根据专业课的特点教学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根据不同的课程的教学要求可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情景教学等,倡导因材施教、因需施教,鼓励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坚持学中做、做中学。

(五)学习评价。

本专业采用以能力为核心的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促进学生在认知、技能与情感三方面的良性发展。

1.实行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理论知识测试与技能 测试相结合的灵活的评价方式。

2.完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达标考核方案》,规定学生要达 到的专业技能指标,并制定相应的验收标准,建立本专业学生弹、唱、跳、画、说、写、做、教等技能考试资源库,建立以过程性评价为导向的质量监控体系。

3.建立风采展示平台,每年举行一次学生专业展示汇报会,学生毕业 时举行毕业汇报演出,构建由行业专家、幼儿园园长、学校领导、专业教师组成的成果鉴定委员会,对学生的专业特长予以评价。

4.帮助学生取得普通话等级证、全国计算机等级证、职业资格证“三证”,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取得一级合格证;参加全国普通话等级考试,争取90%以上学生达到二级乙等水平, 70%以上学生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参加全国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取得婴儿洗澡和婴儿照护职业资格证。

(六)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校部两级的质量保障体系。以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结构,统筹考虑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主要因素,结合教学诊断与改进、质量年报等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统筹管理学校各部门、各环节的教学质量管理活动,形成任务、职责、权限明确,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有机整体。

九、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满三年且达到以下三个条件可准予毕业:

1.思想品德评价合格;

2.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

3岗实习鉴定合格

4. 取得婴儿洗澡和婴儿照护职业资格证。